正午,陽光灑滿小院,就像鋪了一層細碎的黃金。一樹秋光,一樹桂香。與顏君超平兄品茗閑聊,半日清歡。 超平兄啟陶罐,藏了40年的永春佛手茶,黝褐油亮。瀹以山泉,煮沸出湯,若琥珀,如絳云映夕,氤氳間有粽葉香。燈下觀葉,其形舒卷如古帛殘卷。葉緣呈檀色,葉脈縱橫若龜背紋。以指腹摩挲,觸感如撫舊宣,風霜礪痕隱隱。燈影透其筋膜,儼然飛天飄帶,茶氣蒸騰處,恍見茶人竹笠搖曳于春山。超平兄說:佛手茶樹有紅芽與綠芽兩個品種,以紅芽為佳。 七盞既盡,忽覺督脈生溫。初若春溪破冰,淅淅瀝瀝;俄而陽樞轉動,暖意自命門攀緣而上,似有金蟾吞吐丹霞。汗出如珠,卻非暑溽之黏,反似玉露滴荷裳。《茶箋》載“氣通三才”之說,今乃親證。 執(zhí)盞細啜,忽有所悟:老茶之妙,不在醇厚,而在讓歲月褪盡火氣,終成這般圓融境地。正如人生至味,原是繁華落盡后的清歡。品此佛手茶,忽覺盞中不僅蘊著四十載光陰,更沉潛著匠人血脈里世代相傳的茶魂。超平兄制茶,有古人琢玉之誠。在福建省茶葉學會主辦的第二屆“五里亭杯”茶王爭霸賽上,超平兄榮獲:永春佛手茶“茶王、金獎、技術能手稱號”。 默對茶笤,忽覺舌底回甘漸次澄明。乃知茶之道不在品評,而在頓歇。昔人謂茶有三分禪意,今觀之猶未道盡。君看這老葉沉浮,豈非昭示緣起性空? 老茶如古德,不言自成蹊。一葉藏千劫,味外有真諦。人生如茶,紅塵中讀懂平淡與坦然。(李祖仁) |

新聞熱點